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导热 [2017/11/24 14:46] 刘彧 创建 |
导热 [2019/01/06 08:59] (当前版本) |
||
---|---|---|---|
行 4: | 行 4: | ||
===== 微观机理 ===== | ===== 微观机理 ===== | ||
在气体中,导热是气体分子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气体温度越高,其分子运动动能越大,不同能量水平的分子相互碰撞的结果使热量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在导电固体中,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在晶格之间像气体分子那样,通过相互碰撞传递能量。在不导电的固体中,热量的传递是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即原子、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而对于液体的导热机理目前尚未获得统一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液体的导热原因类似于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只是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影响大于在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碰撞过程的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液体的导热原因类似于非导电固体,主要依靠弹性波的作用。 | 在气体中,导热是气体分子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气体温度越高,其分子运动动能越大,不同能量水平的分子相互碰撞的结果使热量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在导电固体中,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在晶格之间像气体分子那样,通过相互碰撞传递能量。在不导电的固体中,热量的传递是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即原子、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而对于液体的导热机理目前尚未获得统一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液体的导热原因类似于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只是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影响大于在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碰撞过程的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液体的导热原因类似于非导电固体,主要依靠弹性波的作用。 | ||
+ | ===== 参考文献 ===== | ||
+ | (1):段春丽,黄仕元。建筑电气【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 ||
+ | |||
+ | (2):童钧耕,赵镇南.热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53-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