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潜热

是指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物质在从某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的相变过程中所吸入或放出的热量。是一状态量。 常见的:

固-液 转变 → 熔解热

液-气 转变 → 汽化热

固-气 转变 → 升华热

许多固体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具有不同的结晶形式,即可以从一种固相转变为另一种固相,这种过程称为同素异晶转变。同素异晶转变过程中也要产生相变潜热。

(1)对于纯物质,一般认为相变是在单一温度下进行的(即所谓的理想相变),其相变值可视为一个常数; (2)对于复合相变介质,其相变是在一个小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在这种相变过程中的相变潜热不再是一个常熟,与温度t有关。

液相分子比在固相分子中有大得多的自由动能,具有较高的能量,气相中分子也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分子间完全自由,相互引力几乎为0。 同等情况下,对应的潜热大小:

      固-气 > 液-气 > 固-液

因任何物质在仅吸入(或放出)潜热时均不致引起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这种热量对温度变化只起潜在作用,故名。例如,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收热量(汽化潜热),因为当液体扩张为气体时分子之间克服相互的吸引力需要能量。同样,固体在熔解时要吸收热量(熔解潜热)。物质的单位量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比潜热;单位物质的量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摩尔潜热。其值不仅因物质种类不同而异,而且也与温度或压力密切相关。按相变过程种类的不同,有气化潜热、熔化潜热和升华潜热等。同种物质在温度相同、方向相反的相变过程中所吸入或放出的潜热,其量值必相等,如气化潜热总是等于凝结潜热。 其在热化学中,是物质在物态变化(相变)过程中,在温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吸收或释放的能量。这个述语最初是由约瑟夫·布雷克发明,约于1750年从拉丁文的“latere”衍生而来,意即“隐藏”。潜热这个字一般已较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现代观念的相变焓。 物质发生相变(物态变化),在温度不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作“潜热”。物质由低能转变为高能时吸收潜热,反之则放出潜热。例如,液体沸腾时吸收的潜热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另一部分用来在膨胀过程中反抗大气压强做功。熔解热、汽化热、升华热都是潜热。潜热的量值用每单位质量的物质或用每摩尔物质在相变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来表示。

请输入您的评论. 可以使用维基语法:
T E E H W